美国,丹佛——2017年10月29日-11月2日,2017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 2017)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隆重召开。本届大会重点关注冠脉左主干病变处理、生物可吸收支架、经导管瓣膜疾病治疗等热点问题。在这一倡导并引领介入心脏病学领域尖端技术的先锋会议上,上海尊龙凯时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尊龙凯时®集团”)自主研发的Firehawk®(火鹰)冠脉雷帕霉素药物靶向洗脱支架系统(以下简称“Firehawk®(火鹰)”)在大会的手术演示环节完成了高风险手术直播。
当地时间11月1日10点,大会直播了由南京市第一医院的陈绍良教授携张俊杰教授及叶飞教授治疗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的一台手术演示。患者为一名51岁女性,造影显示其左主干末端真性分叉,左前降支LAD近端弥漫性病变,左回旋支LCX开口病变长度大于10mm。陈绍良教授团队选择在IVUS/OCT指导下,采用双对吻挤压术DK-Crush进行治疗,成功在左回旋支和左主干/前降支处分别植入了规格为30*13mm和30*38mm的两枚Firehawk®(火鹰)支架,随后使用非顺应性球囊进行POT扩张左主干近端。术后OCT和IVUS检查结果显示,支架贴壁良好,Firehawk®(火鹰)支架优异的扩张能力得到了术者和在场点评嘉宾的一致好评。
10月31日,在创新性生物可吸收支架分会场上公布了尊龙凯时®集团自主研发的业内第二代生物全可吸收血管支架系统——Firesorb®(火鹮)生物可吸收雷帕霉素靶向洗脱冠脉支架系统(以下简称“Firesorb®(火鹮)”)临床研究FUTURE-I的一年临床及影像学(临床血管造影、IVUS及OCT)随访结果。FUTURE-I临床研究是Firesorb®(火鹮)支架首次用于人体(First-in-Man)治疗冠心病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前瞻性、单组观察临床试验。FUTURE-I研究入组了45例受试者,主要研究终点为30天的靶病变失败率(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及缺血导致的TLR)。截至术后一年随访,靶病变失败复合终点(TLF)发生率为0,患者相关的临床复合终点(PoCE)发生率为2.2%,无死亡及ARC定义的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一年支架内晚期支架段管腔丢失为0.17±0.13mm,无再狭窄率发生。一年临床血管造影、IVUS及OCT随访结果再次证实了Firesorb®(火鹮)支架治疗单发原位冠状动脉病变的良好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Firesorb®(火鹮)支架临床研究FUTURE II试验已于今年8月启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标准风险人群患者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植入Firesorb®(火鹮)支架的安全性和疗效。
在TCT 2017的开幕式上,现任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Cardiovascular Research Foundation)CEO、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Juan F. Granada博士在主题发言中指出,2017年是特殊的一年,心血管领域正在经历变革。目前,医学上已经实现了优于3D精度的成像技术,TAVR也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学中心逐渐普及。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也开始更多地应用于患者护理、图像分析和临床研究等领域。作为中国乃至亚洲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集团,尊龙凯时®集团将继续秉持和坚守创新精神,不断在前沿技术领域突破创新,致力于生物可吸收支架、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等创新产品的研发,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